柔性電子領域快速發(fā)展,在生物/醫(yī)療傳感及通訊、可穿戴電子設備等新興領域應用前景廣闊。相應地,對于與之相匹配的柔性、可拉伸形變的能源供給器件有重要需求。有機光伏電池依托有機高分子活性層,與晶體硅、碲化鎘薄膜等半導體相比,在機械柔性方面有先天優(yōu)勢。然而,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在微米彎曲半徑下的連續(xù)變形循環(huán)過程中的機械耐久性仍然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為了得到機械性能穩(wěn)定的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,需要器件各功能層包括電極、界面層和活性層都具有優(yōu)異的機械性能。
最近,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印華教授課題組,開發(fā)了一種聚合物、金屬離子配位的陰極界面層。他們從聚合物陰極修飾材料聚乙烯亞胺(PEI)出發(fā),通過采用鋅離子進行配位,獲得了光電性能、機械性能均優(yōu)的電子傳輸層PEI-Zn?;诖私缑鎸硬牧?,在1.3微米的柔性基底PEN上,分別以PEDOT:PSS和AgNWs為底電極,以PBDB-T-2F:Y6為活性層,實現(xiàn)了效率為12.3%和15.0%的,整體厚度小于2微米的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。
該團隊前期的工作表明(Adv. Mater.?2019, 31, 1806616.?J. Mater. Chem. A?2018, 6, 2273.),常用的聚合物界面層聚乙烯亞胺(PEI)或其乙氧基化衍生物PEIE易與非富勒烯受體發(fā)生反應的。而鋅離子的配位,使PEI上胺基電子發(fā)生轉移,減弱了PEI 的界面反應活性,抑制了PEI與非富勒烯活性層的反應。通過調控PEI與鋅離子的比例,作者獲得了適合多種非富勒烯活性層的PEI-Zn條件。當Zn-N原子比超過4:1時,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表現(xiàn)出優(yōu)異的光電轉換性能。另外,PEI-Zn繼承了聚合物PEI機械性能優(yōu)異的特點,與傳統(tǒng)的電子傳輸層ZnO相比,PEI-Zn能承受的最大彎曲應變是ZnO的兩倍。彎曲測試中可見ZnO表面的裂紋,而PEI-Zn表面則完好。
在實現(xiàn)的超薄有太陽能電池后,該團隊通過與預拉伸的彈性體相結合,測試了超薄器件的機械性能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與ZnO相比,PEI-Zn作為電子傳輸層時,在不同的電極體系(ITO、AgNWs和PEDOT:PSS)都表現(xiàn)出了更優(yōu)的機械性能,這也主要得益于它本身良好的機械耐受性。當聚合物PEDOT:PSS作為電極時,超薄器件在45%的皺縮形變下,彎曲100次,器件性能幾乎不變,展現(xiàn)了優(yōu)異的機械性能。最后,該團隊將超薄器件貼附在手指關節(jié),在手指彎曲伸展過程中顯示出可逆的電流輸出。
該團隊進一步介紹,PEI-Zn材料同時具備優(yōu)異的光電性能、化學穩(wěn)定性和機械柔性,既能與多種印刷電極(包括AgNWs和PEDOT:PSS電極)相兼容,又能與非富勒烯活性層體系(PBDB-T-2F:IT-4F和PBDB-T-2F:Y6)相兼容,在柔性電子和印刷電子領域有重要意義。
相關工作以“Robustmetal ion-chelated polymer interfacial layer for ultraflexible non-fullereneorganic solar cells”為題發(fā)表在自然·通訊(Nature Communication, 2020,11, 4508.?)。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覃飛、王文、孫露露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,通訊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周印華教授,論文合作者包括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候劍輝研究員,以及日本東京大學的Takao Someya教授和日本理化所的Kenjiro Fukuda研究員。
全文鏈接: